AG8九游会茶文化与茶艺茶道的关系十篇

2024-02-16

  AG8九游会前言: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

  20世纪70年代,中国台湾地区出现了茶艺一词,至于为什么要称茶艺,台湾茶文化专家范增平先生在《茶文化的传播对现代台湾社会的影响》论文中指出:当时为了弘扬茶文化、推广品饮茗茶的民俗,有人提出使用茶道一词。但是有人认为茶道虽然中国自古已有之,却已被日本使用在前,如果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怕引起误会,以为是把日本茶道搬到台湾来。另一个顾虑是怕提出茶道过于严肃,中国人对于道字特别庄重,比较高高在上,要民众很快就普遍接受可能不容易,于是提出茶艺这个词。经过一番讨论,大家同意才定案。茶艺一词就这么产生了。

  然而什么是茶艺?各家的解释还是见仁见智并无统一而明确的定义。如台湾茶艺专家季野先生认为:茶艺是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于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范增平先生认为:茶艺包括两方面,科学和人文的,也就是,第一、技艺,科学地泡好一壶茶的技术。第二、艺术,美妙地品享一杯茶的方式。中国茶艺之美是属于心灵美,欣赏茶艺之,是要把自我投入整个过程当中来观察整体。台湾茶艺专家蔡荣章先生认为:茶艺是指饮茶的艺术而言。讲究茶叶的品质、冲泡的技艺、茶具的玩赏、品茗的环境以及人际间的关系,那就广泛地深入到茶艺的境界了。北京的茶文化专家王玲教授认为:茶艺和茶道精神,是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我们这里所说的艺,是指制茶、烹茶、品茶等艺茶之术;我们这里所说的道,是指艺茶的过程中所贯彻的精神。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艺就是指泡茶与饮茶的技艺,茶艺的范围仅仅限于泡茶和饮茶的范畴,包括泡茶和饮茶的技巧和艺术。也就是说,不但要掌握茶叶鉴别、火候、水温、冲泡时间,动作规范等等技术问题,还要注意冲泡者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艺术美感问题。

  然而什么是茶道呢?因为受老子“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思想影响,“茶道”一词从开始使用以来历代茶人都没有给它下过一个准确的定义,直到近年对“茶道”见仁见智的解释才热闹了起来,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吴觉农先生在《茶经述评》一书中提出:茶道是“把茶视为珍贵高尚的饮料,饮茶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是一种艺术,或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手段。” 庄晚芳先生在《中国茶史散论》中认为:“茶道是一种通过饮茶的方式,对人民进行礼法教育,道德修养的一种仪式。”陈香白先生在《中国茶文化》一书中给茶道下的定义是:“中国茶道包涵茶艺、茶德、茶礼、茶理、茶情、茶学说、茶引导七种义理。中国茶道精神的核心是“和”,中国茶道的精神就是通过茶事过程,引导个体在美的享受中走向完成品德修养以实现全人类和谐安乐之道。

  综合各家学说之后,我们认为茶道是以一定的环境氛围为基础,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的,是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

  茶艺与茶道精神共同构成茶文化,其中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茶艺是茶文化的重点。茶道是以修行得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包括茶艺、礼法、环境、修行四大要素。茶艺是茶道的基础,是茶道的必要条件,茶艺可以独立于茶道而存在。茶道以茶艺为载体,依存于茶艺。茶艺的重点在“艺”,重在习茶艺术,以获得审美亨受;茶道的重点在“道”旨在通过茶艺修身养性,参悟大道。

  茶艺的内涵小于茶道,茶道的内涵包容茶艺。但茶艺的外延大于茶道,其外延介于茶道与茶文化之间。茶艺与茶道结合,艺中有道,道中有艺,是物质与精神高度统一的结果。

  但就目前存在的很多茶艺表演,就表演者而言,从备器、选茗到温杯、投茶、冲泡、奉茶、谢客整个过程中,能够体现一种人生志趣和追求,体现一种“道”境界者甚少,能够表达一种优雅美韵就算是高水平了。例如婺源的“文士茶”,其优雅美韵可谓茶艺之典范,而其精神文化内涵是“儒家精神”,是“积极入世”,是“非淡泊无以励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前途充满信心的“乐感文化”追求。表演者对这些精神内涵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便不能进入到这种意境中,因此也就不可能让品饮和观赏者入“道”,充其量赏美而已。“看茶艺”可,“悟”茶道则无。

  就品饮者和观赏者而言,由于受文化素质、人生追求、美学修养制约,进入“道”的境界,感悟茶道真谛者同样甚少,一般而言,看茶艺主要是感受美、鉴赏美、接受美的熏陶。当然,这也是一种精神洗礼但距“悟道”相去甚远。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茶艺,有名,有形,是茶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茶道,就是精神、道理、规律、本源与本质,它经常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你却完全可以通过心灵去体会。因此,茶艺、茶道的内涵、外延均不相同,我们应严格区别二者,不要使之混同。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之一,蕴含了国人的精神,也反馈出中国古代社会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以及精神风貌。通过茶艺,我们可以认识和发现茶文化;通过茶艺,我们对茶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而一门艺术,其最终的发展可能性在于审美价值的体现,探讨茶艺审美特征,对我们学习差异、领略茶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茶艺是以泡茶为主体,以品茶为目的的技艺和艺术的总称,在泡茶和品茶的过程中,一切有欣p价值的,能够带给人们艺术审美感的,都是茶艺的范畴。茶艺是一种艺术行为,有极强的观赏性和审美价值,不同于“喝茶”带给人们的表面上的主观感受。茶艺是茶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茶文化发展繁荣的产物。

  我国最早对茶艺进行系统性描述的著作是《茶经》,这是将茶文化中具有艺术审美价值的内容进行系统的、规则性的总结而形成的典范性的审美规则,也是对茶艺表现形式的介绍和解释。《茶经》对茶艺传承和发展的指导价值在现代仍有效用,其中,泡茶的技艺作为茶艺的主要表现形式,被进行详细的描述,但是在实际的冲茶品茗过程中,由于茶叶种类不同,品茶者所处的环境不同,茶艺展现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尽管茶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但综合分析起来,茶艺是由六个方面构成的,即: 茶叶、用水、茶具、环境、冲泡、品尝,简称茶艺六要素。茶艺作为审美实践,人是审美主体,各要素是审美客体,只有主、客体相结合,即由人来选茶、择水、备器、雅室、冲泡、品尝,茶艺才能获得成功。

  茶艺是茶文化中的有形物质,可以说,茶文化是通过茶艺展示出来的,因此,茶艺审美的第一个特征,是形态特征。从形态角度进行审美,即要对茶的状态、器皿等与茶艺形成相关的有形物质进行审美,这包括对茶叶的辨识、选择,对每种茶的产地、颜色、气味的特殊理解等;在泡茶的同时,选择适当的器皿,营造合适的环境,会使简单的“喝茶”上升到艺术审美领域,成为人们日常休闲享受的途径之一。这样的审美从盛唐时期茶艺形成就已经开始了,唐朝诗歌中不乏很多反映饮茶器具之美的作品。比如李德裕的《忆茗芽》:“松花飘鼎泛”,以及秦韬玉的《采茶歌》:“鼎中飒飒筛风雨”。由于唐代风炉基本都是采用铜铁制作,因此诗中直接以“铜炉”代替,这些都是有关饮茶器具的描写;又如颜真卿的《五言月夜啜茶联句》:“素瓷传静夜,芳气满闲轩”,白居易的《睡后茶兴忆杨同州》:“白瓷瓯甚洁”,则是对唐朝人饮茶文化中茶具的描写,一次赞颂茶具的洁净和美观。

  茶艺审美包含了精神成分,这是每一种可以称之为“艺术”的社会物质形态所共有的特征,茶艺的精神审美特征表现为茶道的发展和传承。茶道是在茶艺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以茶艺的形态审美为基础,通过形态美表达出来的精神概念。茶艺在唐朝基本形成,则从唐朝开始,查茶道被认为是茶艺审美的高级阶段,可以展示出烹茶者、品茶者、赏茶者个人修养和差异发展当下的社会精神面貌。茶道本身作为一种高屋建瓴的、道德和精神层面的产物,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有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茶道是存在于茶艺当中的,介由茶艺凸现出来的精神属性的物质;茶艺是茶文化的表现,茶道则是茶文化的哲学价值。在茶艺方面做足功夫,自然会使人感受到茶道的精神力量,同时,也是因为茶道的精神力量存在,茶艺才有了别样的韵味和美感。在烹茶和品茶的过程中,人们仍旧会强调“心境”的价值,将“禅意”与“茶艺”相提并论,将茶文化中蕴含的闲适、自在、清修、唯德等意义,通过各种方式表达出来,将品茶作为修养身心的活动。

  艺术来源于生活并且作用于生活,这是我们对艺术进行审美讨论的出发点之一。茶艺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来源于人们对茶的应用和研究,来源于茶文化的发展和。而一种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所处的环境影响,即在不同的地域表现出不同的审美价值,同时,也正是由于不同地域人们的审美观念有差异,茶艺的审美也展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地域特征。但从茶艺的形态美来看,古代中国的茶艺形态美与古代日本的茶艺形态美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虽然二者都讲求在茶的产生、冲泡和品尝方面进行审美,但是,中国茶艺审美寓于品茶的当下,而日本茶艺审美寓于茶本身,这与中日两国的民族文化有直接关系;即使在当代中国,由于地域不同,茶艺审美也有非常明显的区别。浙江、福建地区盛产茶叶,茶艺审美的主要关注点在品茶方面,鉴别茶叶的年份、采摘时间、烹制手法,感受茶味,是茶艺审美中的重要环节;而在盛产茶具的江西,茶艺审美的主要关注点在茶具的精致度、器皿的文化价值等方面;在远离城市的产茶基地,茶艺审美的关注点在于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茶艺审美的关注点在于冲泡之人的手法、泡茶技艺的观赏价值、品茗时的环境状态等。

  艺术在不同时代就有不同的表现形式,这是艺术所共有的时代特征,茶艺在审美方面也极具时代特征。在茶艺仪式化所出现的唐代 《茶经》中,饮茶器具以 “二十四器不可缺一”为基准,煎茶的技法以克服 “九难”为规程,以“精行俭德”品味饮茶的 “色、香、味”为茶人态度,这些均有严格的规定。由此产生了艺所特有的雅致含蓄的艺术美感,与日常饮茶方式拉开了很大的距离;在浪漫的宋代,举国上下斗茶、艺茶,热衷“水丹青”、“茶百戏”,就是点茶过程中,在稍纵即逝的汤面沫饽上,即兴地描出诗文或山水画,来赢得喝彩,欣赏一瞬间的美。这样的艺术是不能预设的,故每次的斗茶充满惊喜,惊喜成为欣赏的内容之一;明清时期,茶艺审美表现为茶具的丰富和烹茶技术的考究,《红楼梦》中,取梅花蕊上的雪藏于地下数年,取出烹茶的描写,即是当时茶艺审美的一种表现;时至现代,茶艺审美更多地展现为追溯古代茶艺文化价值,对茶艺进行传承性发展等方面。

  随着人们的审美个性继续得到张扬,审美的意识更清醒,未来的名茶审美将是多角度、全方位、高品位的。这样一种审美走向反过来又会有效地促进名茶美的创造,体现在名茶的形态上、名茶的升华上,同时也体现在名茶的文化内涵以及氛围上。因此,我们应把名茶创制与美学欣赏结合起来,“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更深刻、更广泛地体现名茶的社会美特征,让名茶成为各地品牌建设与茶产业的发展服务的“尖兵”。

  无论是茶叶生产场地还是零售商,都可以并且应该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入手,进行茶文化的宣传,通过一些茶艺培训来使人们更多地认识茶艺,欣赏茶艺,以茶为媒,感受茶文化兴盛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状态和精神l展状态。另外,还可以通过文化产业与旅游业结合的方式,使更多人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感受茶艺之美。例如,福建武夷山地区盛产茶叶,当地的茶文化与旅游业结合,制定访茶旅游专线,内含欣赏茶园基地、学习识茶品茶、欣赏茶艺等多项文化娱乐活动,、使武夷山旅游成为一段茶文化之旅,深受人们喜爱。

  综上所述,茶文化从古到今的发展使茶艺审美产生了变化,但是从差一本神的起源和发展中,我们不难发现其审美特征――茶艺既有形态之美,又有精神之美,受地域文化发展的影响,并且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当今社会,将茶艺审美进行延展、挖掘和传承,需要人们根据审美需要进行创造,并且,通过宣传使茶艺被更多人接受,使茶文化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价值凸现出来。

  [1]胥 佳.浅谈农村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及审美[J].农民致富之友,2015(08):125-126.

  [2]董 晓.中国茶文化的审美观照[D].山东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10月:10-12.

  [3]郝晓睿.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审美特征与选择[J].福建茶叶,2016(04);123-124.

  [4]彭阳洋.关于中国茶艺美学特性的思考[J].青年文学家,2014(12);130-131.

  [5]朱红缨.茶、茶艺、茶文化:从文化研究视角看[J].文化研究,2014(12);131-132.

  人所共知,中国是茶的故乡,我国的先民很早便开始饮茶了,但在唐以前,茶往往要和大米、牛奶、桂皮等香料和在起煮,所以说,这是一种很原始、很粗糙的饮茶方式。饮茶作为一种生活的艺术,是要到八世纪中叶,时当唐朝,中国出了个陆羽,他写了本《茶经》,将文化注入饮茶中,才将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缘何一般的饮茶到了陆羽手里则成为生活的艺术,这跟唐朝的时代精神有关。唐朝尊奉道教为国教,同时唐帝国又是十分开放的帝国,胸襟开阔,具有很强的包容力,对各种文化能做到兼收并蓄,除了道教,也并不排斥儒教和佛教。正是在这种三教合流的大的时代背景下陆羽撰写了《茶经》,终于将饮茶提升到一种生活艺术的高度。下面我们来看看三教对饮茶是怎样的态度。儒家者流以茶性喻人性。儒家孜孜以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AG8九游会,其基础或出发点在于修身,他们认为茶性俭,有助于道德君子的修养,是以儒教中的儒家思想,对饮茶是提倡的支持的。佛教是反对饮酒的,认为饮酒乱性;同时,佛教也反对食肉,这样从营养学的角度看,能提神的茶有助于佛门弟子在古寺青灯里念经礼佛。此外,更重要的还在于,先苦后甘的茶与佛教的教义是相契合的。佛教认为,我们生活的现实社会本质上是空的是苦的,我们只有礼佛做善事,才有可能死后超脱生死轮回的“三界”(欲界、、无。在欲界里人有食欲和淫欲;在里人已没有了食欲淫欲二欲,但还有,即有形的物质障碍;到了无,也没有了一切外在的有形的物质障碍。),进入永恒的佛的境界。基于此,佛教也是提倡和鼓励饮茶的。再来看看道教。道教讲究乐生,讲究法自然,讲究要顺应自然地生活,在道教徒们眼里,茶是自然而然的,职此之故,道教对饮茶一事也是提倡和推崇的。这样说来,中国的茶文化在唐朝有一个大发展,产生了后来被奉为茶圣的陆羽和他的后来被奉为茶的圣经的《茶经》,就不是一件纯粹偶然的事,而是偶然中蕴含着必然,换句话说,正是儒、释、道三教在唐朝的合流这样一种时代精神,假陆羽之手,将此前粗糙的原始的饮茶提升为一种生活的艺术。

  中国茶文化是在吸收儒、释、道三教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虽然三教对“和”的阐释各不相同,但“和”则是三教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儒家推崇的是中庸之道,《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者也,天下之大本也,和者也,天下之大道也。”指出了“和”与“中”的关系,“和”包含中,“持中”就能“和”。因而儒家提倡在人与自我的关系上必须节制而不放纵;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表现为亲和自然,保护自然;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倡导“礼之用、和为贵”。佛教中的“和”提倡“父子兄弟夫妇、家室内外亲属,当相敬爱,无相憎嫉”,并强调“言色相和”,这是一种舍弃根本的“和”。特别是所谓“茶禅一味”,它强调人如果要脱离苦海,就须六根清净,明心见性。禅茶是僧侣们通过品茶品味人生,这是“和”的另一种表现形式。道家追求“天人合一”,“致清导和”“物我两忘”的境界,这种“和”表达了人们崇尚自然、热爱生命、追求真善美的理念。总之,儒、释、道三家关于“和”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中国茶文化之中,既是自然规律与人文精神的契合,也是茶的本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特定时代的文人雅士人生价值追求的目标,如儒家基于治世的机缘,佛家则是缘于淡泊出世的操节,道家又赖于尊人贵生的精神等。

  “和”又是人们认识茶性、了解自然的态度和方法。茶,得天地之精华,钟山川之灵秀,具有“清和”的本性,这一点,已被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所认识。陆羽在《茶经》中关于煮茶风炉的制作所提出的“坎上巽下离于中”与“体均五行去百疾”,是依据“天人合一”、“阴阳调和”的哲学思想提出来的。陆羽把茶性与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表达了“和”的思想与方法。煮茶时,风炉置在地上,为土;炉内燃烧木炭,为木、为火;炉上安锅,为金;锅内有煮茶之水,为水。煮茶实际上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平衡的过程,煮出的茶汤有利于人的身体健康。另外陆羽还对采茶的时间、煮茶的火候、茶汤的浓淡、水质的优劣、茶具的精简以及品茶环境的自然等论述,无一不体现出“和美”的自然法则。

  “和”还是规范人伦关系和人际关系的价值尺度。中国茶文化对于“和”精神,主要表现在客来敬茶,以礼待人,和诚处世,互敬互重,互助互勉等。通过饮茶、敬茶,形成了茶礼、茶艺、茶会、茶宴、茶俗以及茶文学等多种茶的表现形式,而实质内容则是以茶示礼、以茶联谊、以茶传情,而达到的目的则是以茶健身,以茶养性,以茶表德。客来敬茶,以茶示礼,既是一种风俗,也是一种礼节。人们通过敬茶、饮茶、沟通思想,交流感情,创造和谐气氛,增进彼此之间的友情。这种习俗和礼节在人们生活中积淀,凝练和阐发,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处世观念和行为规范。体现在人伦关系与人际行为上,就是以和谐、和睦、和平为基本原则,来达到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平衡。如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诚信、宽厚、仁爱待人是为了“和”;遇到矛盾时,求大同、存小异,这是一种“和”;在激烈的竞争中,坚持平等、公开、公正的原则,也是一种“和”;对待纷繁、浮躁的世俗生活,要求平心静气,则是另一种“和”。

  总之,中国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世界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共同享有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她与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交流融合在一起,达成了共识与认同。当今世界面临着“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弘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的精髓,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对于全人类的文明与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特别是中国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大工程中,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茶文化,研究和开发传统文化的人生价值观的思想资源,弘扬和重建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特别是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更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举凡嗜茶的人对茶都有自己的偏好,坐在一起时对不同的茶的孰优孰劣就不免要起争执。其实,这是一个如俗语说的“萝卜白菜各有所爱”的问题,对自己喜好的茶,谁都可以说出一番理由来。由于长年游食于闽北,这里自古是产茶的地方,我个人最喜喝且喝得最多的是武夷岩茶,理当借此纸端对它说几句好话。

  武夷岩茶作为茶中精品,唐代被载入史册,宋代鼎盛辉煌,元明时期成了贡品,清代远销海外,现代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我将它比作,她的优点是内敛的,她的美是有如秋林环绕着的一口水塘那样的美,一种沉静的美。领略这种内在的美是急不来的,须得一定的时日慢慢地品尝。

  中国茶文化包含面很广,博大精深,包含政治、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茶与健康成为这个世纪的生活主题。科学家推测,茶将以其独有的无可替代的健康理念取代咖啡、可可,成为21世纪最值得推荐的饮料。因此,茶逐渐成为这个世纪最受欢迎的集养生美容健康为一体的饮料,在未来,不应该只停留在茶的表面上,而是要把他融入到生活中去,品茶是人们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因此,高职院校应如何完善茶文化专业建设、培养茶艺创新人才是市场极其需要的,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茶艺表演,创新人才评价的体系,校企合作模式下课程建设进行了讨论。

  茶艺师是一个修身养性的职业,它既优雅又充满了文学色彩,茶艺表演也越来越受到媒体的追捧,容易理解,茶与茶修、禅修、禅茶文化,融为一体,茶是现代生活一个合适的载体。茶艺表演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与合理性。茶文化与茶艺是该院的一门课程,茶艺表演,它可以丰富精神生活,提高人们的个人素质和修养,有人说茶的艺术是最亲和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无论过去或现在,茶艺像一把钥匙,打开窗棂,在人们的心中开花结果,优雅的芬芳。茶艺师现在就业前景很好,作为一名教师在学校,要培养能走出校门,有一技之长,有自己独特茶艺创新理念,能传承中国茶文化,并发扬光大的茶艺创新人才,任重道远。

  茶艺培训的技能实践,学校很难真实模拟,茶馆、会所、茶园有很多相应的设施不可能完全实现,因此,最好的办法是让学生顶岗实习,走进茶园,了解茶树生长环境,茶叶的保存环境,学生到茶企业去体验生活,学会泡茶,在相应的位置上体会茶农的辛苦,教师在传授茶的知识的同时,更要做好服务和管理,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相关茶的专业知识,在做茶中学习,在学习中逐渐明白做茶就如同做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这是茶艺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可以考虑季节性,茶叶行业的特点,结合长度,灵活实现教学管理,每学期教学时间的安排。如夏季的时候可以安排学生进行短期茶企业参观、技能培训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和茶叶企业工作的流程,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情感、职业素质,每年3~4月,采茶季节安排学生到茶园现场工作,超过1个月,通常可以安排在第二学期,学生作为一个专业的人完全进入特定的工作环境,在实践中学习专业技能。所以,实践时间和学习时间相互融合,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使茶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到具体的实践环节,达到了培养茶艺创新人才的目的。

  茶文化的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不仅要有专业教师来教学,并且应该定期请由茶研究所专家和企业的专家来讲课,根据学生就业的专业能力,结合茶企业的专业标准,通过专家详细讲解,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不断强化实践能力的拓展学习,开阔学生的专业领域和知识面,在校企三方合作的平台上培养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空间,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茶艺和茶文化课程中加强实践课时,走出课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高职现有茶艺课程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是,评价内容单一,缺乏考核评价过程,需要多元化、开放的评价模式,需要培养更具有创新能力的茶艺人才,校企合作下的茶艺职业和终身发展能力的评价模式相结合,“1+3”茶艺多元化评价模型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未来会作为一个课题跟踪研究。 “1”指的是在一个新的茶艺评价模式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大平台为核心,“3”指的是在校企合作这个平台下的三个评价模式,茶艺培训实践评价平台,茶艺技能竞赛评价平台,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教师结合三个评价的子项目,给出W生最后的考核成绩,这个项目也是课题组研究的重要对象,也是构建茶艺创新评价体系的基础。

  茶艺“1+3”模式的多元化评价主要用于休闲服务专业、酒店管理专业茶艺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专业的特点和自身发展方向的需要,在学校期间理论与实践相互依托,搭建校企合作三方平台,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强化茶艺的创新技能和职业技能的培训。重视茶艺技巧在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为社会输送更多茶艺创新人才。“1+3”多元化的评价平台,即1个校企合作评价平台,三个个性化平台(茶艺实践项目评价平台,茶艺技能竞赛评价平台,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

  第一,校企合作评价平台是一个全面的基础平台,所有评价项目设计应该基于多元化校企合作的平台下,三个个性化平台有自己的评价考核方法,要有自己的评价个性化特征。第二,三个个性化平台关注不同的方面进行评价,提高的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茶艺实践项目评价平台,强调学生核心技能,专注于茶艺综合技能考核项目。茶艺技能竞赛平台主要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关注茶文化,茶艺创新艺术、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等,学生创业实践评价平台主要是依靠市场、企业、客户维护、关注茶企业、茶加工、茶产业等。第三,通过这个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构建人际交往能力等各种因素。茶艺技巧创新评价平台不仅是评价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的知识、技能、同时也是评价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不仅要看模块项目的评价结果,更要关注项目评价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考核评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包括情绪状态、关注和参与状态、接触状态、心境、产生六个方面。不仅在小群体作为一个单元进行评估,还要根据团队合作程度,每个学生的参与和贡献的进行科学评价打分。

  构建“1+3”评价平台为核心,构建特色茶艺创新人才评价模式,模块化评价指标、培养创新人才,构建休闲、酒店专业茶艺全面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校企合作三方平台。三方主体的联动,扩大新的就业创业的渠道。“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教学通过校企合作三方平台,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锻炼创业的机会和平台,形成一个专业的茶艺实践园地,在这个实践园里,学生是主动者,在这里学生可以展示他们的才能,最大空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展专业技能比赛,进行的茶文化艺术展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等形式,建立了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技能训练实践园,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丰富学生的实践能力。几年的实践证明,该院“茶文化和茶艺”课程建设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校企合作促进该院茶文化的专业发展,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校企合作在该院专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为了满足企业需求的茶艺创造性人才,尽快让学生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熟悉茶叶行业在教学环境中,基本的服务技能和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质,茶艺创新人才能力的评价考核,首先要有配套的实践基地,因此,加强校园的建设场景训练室和校外实践基地、师资专家的配套,都是培养茶艺创新人才所需要的基石。

  茶艺专业实践教学一般分为六大茶类技能培训、综合技能培训和外部领域工作等这几个实用的类型,必须是相互联系,相互结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学校有必要通过模拟茶馆实践基地的实际情况,在学院开设茗约茶馆,让学生可以在校园体验创业的艰难,提供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建立了茶的艺术创新能力培训基地、日本茶道培训基地、仿宋斗茶基地,红茶培训基地,绿茶培训基地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满足学生的实践需要,提供学生专业的技能培训,建立的培训室,完全根据茶馆标准,使培训室不仅可以满足高职教学的需要,更是给学生提供创业的平台,学生的茶艺创新能力提高很快,多次在各种茶艺大赛中获奖,得到社会上的肯定。

  茶文化企业实践是茶艺创新人才最重要的教学环节, 定期让学生到企业实践、茶叶研究所实践、茶文化农庄实践、可以让学生了解茶叶营销管理概念,直观了解茶产业和茶企业管理模式,掌握服务和管理技能。因此,高职院校应选择一些著名的茶馆和休闲俱乐部深入合作,作为自己的实践基地。聘请茶加工方面的专家,按照社会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开发,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内容领域工作和检验标准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按照设定的计划,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通过实践的操作和学习,并要求学生回学校定期反馈;实习后,茶艺教师要对学生在企业实践进行考核评价,启动三方评价体系,进行专业的评价学生实践的效果。要保证学生在实习基地有序完成实践任务。

  与茶文化和茶产业的蓬勃发展,社会对创新型茶艺人才的需求不仅在数量上加大了,而且更注重人才的内涵,高素质,全方位的茶艺创新人才受到企业的欢迎,因此,必须采取企业、院校和校内实践基地三方结合的专业道路,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变评价模式,加强实践基地建设,面对面以便有效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整体茶艺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提高创业的能力,更好融入社会,服务于社会,最大化体现自我价值的优势。

  [1] 赵昕,宿林林.校企合作办学模式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10):25-26.

  [3] 吴俊杰.高校市场营销人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1):112-113.

  上面所说的茶文化各个范畴,不但要以茶为核心。还有一个共同的基础,那就是要把茶泡好。这句话大家或许不容易理解,但是大家想想,如果茶泡得不好喝,大家不喜欢喝茶,茶文化自始就不会形成,茶了不起只是一种药物或营养品、食品添加剂。至于茶文化里的茶道、茶道艺术、泡茶师、茶道艺术家、茶汤,更是一层比一层更依赖“泡好一壶茶”。到了泡茶师、茶道艺术家、茶汤。几乎等同于“泡好一壶茶”。

  泡好一壶茶有三个不同的层次:最起码的层次是泡得人们喜欢喝。有些茶是别人为了情面勉强喝的,有些茶是别人听说茶有益健康、茶是高雅饮品而喝的;第二个层次是泡得色香味都非常丰盛,别人端上手就被吸引住了;第三个层次是把茶性表现得很到位,诸如品种风味、地理环境、土壤特性、成长岁月。甚至适当的冲泡器对该泡茶的影响、泡茶者个人对该泡茶的理解与感情等。谈到茶文化、茶道,最少要做到第一个层次;谈到茶道艺术、泡茶师,最少要做到第二个层次;谈到茶道艺术家、茶汤作品,就得做到第三个层次。

  泡好一壶茶包括把身体弄干净、选配适当材质的壶盅杯等用具、处理好要用的水、将茶看个仔细、将心情平静下来。这些都是泡好一壶茶的基本素养,不论是茶的爱好者还是茶文化工作者,不论是泡茶师还是茶道艺术家,平时都要有这些积累,而且随着自我期许的增高逐步达到更高的要求。

  泡好一壶茶是喝茶人、茶文化工作者、茶人应有的信念。因为一切茶的大道理都要以它为起点,而且起点有多高才能谈多高的道理。这个信念是什么呢?就是只要泡茶就非得要把茶泡好不可,就像现场挥毫的书法家或画家害怕一下手就失败、就像音乐家害怕一上台没能把曲子弹好唱好一样。但是现阶段的茶者缺乏这种警觉,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没有把茶道或茶道艺术的“呈现着力点”放在茶汤上,我们依赖太多的茶席桌布、插花、音乐、服饰、肢体等来分担茶道表现的效果。如果大家的眼睛与注意力都放在泡茶者的泡茶、奉茶、茶汤上,我们就不得不随时担心是否把茶泡好了。

  茶叶自从被人类发现后,就深受人们的喜爱,人们开始大规模的种植和引用茶叶,茶叶的推广和种植得到迅速发展,茶叶逐渐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中。茶文化最早起源于中国,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大批杰出诗人和文人的推动下,人们给茶叶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内涵,茶文化便应运而生。发展至唐代,茶文化得到了最鼎盛的发展。以茶为主题的唐诗至今仍在流传,而陆羽所作的《茶经》更对茶文化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理和升华,对茶文化的核心文化内涵进行了深层次的剖析,实现了更精炼的概括。至宋代以后,瓷器的鼎盛发展,又大大提升了茶具的艺术审美价值,推动了茶具文化的进一步发展。至现代以来,人们又成立了许多专业的机构组织,来整理总结茶文化的精髓,并不断搜集与茶文化有关的艺术作品。通过人们的努力,茶文化才得以进一步发展,实现了历史性地传承和进步,与时俱进,成为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典范。

  茶文化在世界历史中已经走过了数千年的岁月,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底蕴,形成了范围广、历史久、多样化等具有鲜明特色的文化艺术体系,成为人们物质世界和文化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影响下,大量的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断涌现,涵盖了各个文化艺术领域和生活领域。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实现茶与茶文化之间相互转换的有效载体。通过这些具体或者抽象的茶文化艺术作品,又将茶文化升华浓缩,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现出了茶文化,人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丰富抽象的茶文化内涵,实现了茶文化的进步式发展和伟大传承。2.1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发展历史从茶叶被发现的那一刻起,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就开始诞生,它们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反映了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开始不断追逐更加高级的物质和精神领域的享受,从最初以茶叶的生态美为主题进行的创作,到有些伟大的艺术家直接在茶叶上进行艺术创作,将茶叶的生态美展现的淋漓尽致;到后来以茶叶的生产种植工具为艺术灵感来源进行创作;再往后,人们通过对一些金属工具或者木质或者石器的茶具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一些伟大文人的一些文学创作,将那些栩栩如生的茶具赋予了更有灵性的文化内涵;同时大量的茶诗、茶歌,以茶为主题的图画开始涌现,还诞生了以采茶动作为基础的采茶舞蹈。伴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也不断的在发展,不断的从质量上、内容上、形式上、材料上进行更为深刻的变革和提升,来源也更加广泛,艺术审美也不断的提高完善。2.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具体形式和内容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包含的内容丰富广阔,形式新颖多样,发展历史更是悠久漫长,紧紧地与人类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艺术作品体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形式上说,有些具体形象地反应了人们对茶文化的探索和追求,如以茶为元素的茶具,通过对茶叶进行雕刻的茶雕,还有很多以茶为主题的建筑物等等;有些是将抽象的茶文化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生动地表现出来,如茶文化的核心--茶道,这是茶艺术作品的核心思想内涵;还有通过对茶的绘画来表达人们对美的追求的茶画,还有以茶为主题的诗歌等文学作品;勤劳睿智的劳动人民更是在辛苦的劳作时,通过将采茶动作改编成采茶舞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2.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与茶文化的内在关系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高度集中的内涵体现,是茶文化的精髓,人们通过将茶文化浓缩在这些艺术作品中,具体生动形象地表达出了人们对于茶文化的思考和探索,是人们对于茶文化进行情感宣泄和诉说的一个出口,通过种种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地展现人们对于茶文化的理解,高度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茶文化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实现了不断的传承和发展,通过这些艺术作品,茶文化的成长脚步一步步被记录,茶文化的精髓也得到更美的展现,实现了艺术审美价值的提升,完成了自身文化体系的价值升华。

  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主要艺术灵感都是来源于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再通过充满智慧的人们进行抽象的或者具体的艺术加工,实现了种繁多的茶叶形态美,许多艺术家更是通过精湛高端复杂的雕刻工艺对茶叶进行更深层次的加工而形成的茶雕艺术文化,体现了这些艺术作品的形象美;同时,人们通过以茶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和文学作品创作,一些优秀作品至今仍在流传,体现了文化美;采茶舞的创造发展和流产更是茶文化与人文主义高度融合的结晶,体现了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动态美;这些艺术作品同样伴随着茶文化的历史发展,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岁月,经历了沧海桑田,体现了历史美。总而言之,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从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体现了人们的审美价值观,是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创造的浓缩和升华,具有高度的艺术审美价值。3.2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文化底蕴分析随着茶文化的深入发展,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被赋予了大量的茶文化内涵,并随着历史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不管是诗人还是画家,雕刻家还是歌唱家,甚至是劳动者,都通过对茶的寄托,将自己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或者一些精神需求的诉说通过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展现出来,使得这些艺术作品具有丰厚广泛的文化底蕴,反映了各个文化领域和生活基层的人们对于生活美好的追求,但它们都实现了对于美的表达,都具有高度的审美艺术文化价值,比较全面地展现了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是人类物质社会和精神世界的宝贵财富,对于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审美艺术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3.3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人文主义精神茶,是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饮品,随着历史的发展,茶与人类文化紧密地融合在一起,这就使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具有丰富多样的人文主义精神,人们通过对茶进行艺术创作,来实现自己精神价值的提升和思想文化的寄托,通过这些艺术作品,将茶文化和人文主义精神完美结合,并生动具体地表现出来。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不仅仅是人们对于茶高度热爱的情感的猛烈迸发,更是展现了人们在面对生活困苦时所展现对于美好生活的乐观主义精神,面对人生困惑时和解决社会复杂难题时对于未知难题的勇于探索精神,不仅仅是人们正确美好价值观的体现,也帮助和引导他人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3.4基于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的内涵的文化价值意义探讨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其内涵精华可以帮助和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思维理念和解决处理问题的具体办法,同时其具有的高度艺术审美价值,可以大大促进人们认识美的真正含义,从而提升人们的艺术审美能力;这些艺术作品是人类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人们多样化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丰富人文主义精神,促进正确价值观的建立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丰富了人们文化内涵的多样性,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加速和提升了世界精神文明的建设,为世界物质文明和文化世界的完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茶文化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在此基础上诞生了一系列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它们是茶文化核心内涵的高度体现,同时在漫长的岁月发展历程中,又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体系,大大丰富了茶文化的多样性,并且提升了人们的艺术审美价值。这些以茶为主题的艺术作品更是将抽象的茶文化变得生动化、形象化、具体化,使得人们更加容易理解茶文化的核心内涵,从而使得这些艺术作品更加被人们认可和接受,不仅仅促进了茶文化的历史性传承和发展,更加提升了自身的艺术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对于茶艺术作品和茶文化的发展具有双重促进作用。

  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林凤池,字文翰,祖籍福建,今台湾省南投县鹿谷乡人,生于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他自幼家境贫寒,却因为勤奋好学,而受到乡邻们的照顾。公元1855年时,林凤池带着乡邻为其筹集的路费渡海福州,考取举人并在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衙就职。

  中举后的林凤池,决定回台湾探亲,以报乡邻多年来对自己的扶持之恩。因为早就听说武夷茶的大名,他在回台湾前特邀同僚一起到武夷山一游。林凤池上得山来,只见山上岩间长着很多茶树,又听说树上的嫩叶做成乌龙茶后,香高味醇,久服有明目、提神、利尿、去腻、健胃、强身的作用,因此钦羡不已。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老方丈见林凤池一心向茶,便赠送给他茶苗36棵。林凤池把茶苗精心带土包好,带回台湾南投县。乡亲们见到林凤池已经喜出望外,又见他带来福建的乌龙茶苗,格外兴奋,他们便推选几位有经验的老农,把36棵茶苗种植在附近最高的冻顶山上精心管理。冻顶山是凤凰山的支脉,海拔高700米,因雨多山高路滑,到山上种茶时,上山的茶农必须绷紧脚尖(冻脚尖)才能到达山顶,故得此名。由于台湾气候温和,茶苗棵棵成活,开始不断吐出绿油油的嫩芽,很快就成了一片茶园。接着,人们按照林凤池介绍的方法,采摘芽叶,加工成乌龙茶。这茶在山上采制,却在山下就能闻到清香,而且喝起来口感醇和回甘、气味奇异,成为乌龙茶中风韵独特的佼佼者。后来林凤池奉旨进京,他把这种台湾乌龙茶献给了道光皇帝,道光帝饮后连声称赞:“好茶,好茶。”他问这是什么地方的茶,林凤池回答是福建茶种移至台湾冻顶山采制的。于是道光帝说:“好吧,这茶就叫冻顶茶。”这就是现今台湾省“冻顶乌龙”茶名的由来。

  时至今日,冻顶乌龙早已是台湾省出产的乌龙茶珍品,被誉为台湾茶中之圣。其制法近似青心乌龙,但味更醇厚,喉韵强劲,香气尤浓。传统的冻顶乌龙茶带有明显焙火味,它色泽墨绿油润,冲泡后汤色黄绿明亮,香气高,有花香略带焦糖香,滋味甘醇浓厚,耐冲泡。如今,它早已享誉我国台、港、澳及广大内陆地区,并远销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据台湾省史料记载,是从林凤池引进冻顶乌龙这个品种以来,台湾的茶业才得以发展,因此他被认为是“冻顶乌龙茶之父”,其在海峡两岸茶业的发展史上堪称开拓者。

  此外,因冻顶乌龙而闻名的鹿谷乡,如今也成了台湾省著名的茶乡旅游景区。行走在鹿谷乡间,清新的空气里随时都能闻到一股浓浓的香味。沿着乡内各主要道路,处处可见采茶、制茶、泡茶的人家,几乎家家户户都置有品茶区,鹿谷人的问候语也是“有空来喝茶!”可以说,到鹿谷乡看茶、买茶,已经是台湾茶人的一种期待。

  连横(1878~1936年),字雅堂,荣誉主席连战之祖父,祖籍福建漳州,台湾省台南人。自幼喜好读书,稍长即搜集台湾人民反割据斗争史料,富有爱国思想,著有60万字的《台湾通史》,被誉为台湾省“史学第一人”。

  在武夷山茶博园中有一尊连横的塑像,这塑像同苏轼、陆羽、朱熹、范仲淹等历史名人的塑像排列在一起,见证了连横对两岸茶业交流所作出的贡献。据载,民国初年时,连横曾入清史馆,后返台潜心著书,致力研究台湾史,编撰有《台湾通史》、《台湾语典》、《台湾考释》、《大陆诗草》等书。在连横所编的《台湾通史》卷二十七・农业志中记载:“……台北产茶近约百年。嘉庆(1796~1820年)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互相传植。盖以台北之地多雨,一年可收四季,春夏为盛……”由此说明,台湾之茶是由祖国大陆武夷山传去的,并在台湾得到传播发展,成为台湾农业的一大支柱产业。就此,连横对于两岸茶业交流的记录,前无古人,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见证人。

  连横一生嗜茶,是台湾功夫茶的个中翘楚,他对功夫茶的茗品、鉴水、茶器、茶术四个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茶方面,他爱武夷茶胜过台湾省任何一位茶人。他有《剑花室诗集》茶诗二十二首,其六为“新茶色淡旧茶浓,绿茗味清红茗秣。何似武夷奇种好,春秋同挹幔亭峰”。连横不但了解武夷诸景,更了解武夷茶,他认为武夷茶是最好的名茶。

  连横之所以喜爱武夷茶,与其茶性、茶味有关。他认为,武夷乌龙茶性温,绿茶性寒;乌龙茶味浓,绿茶味清。乌龙茶性温,出自康熙四十五年(公元1706年)崇安县令王梓的《茶说》:“茶性,他产多寒,此独性温。”连横接受这一说法。另外,他说北京人饮茶,红绿俱用,“皆不及武夷之美”,其原因在于“红茶太过浓,绿茶太清,不足入品”。他认为安溪铁观音是上品茶,但茶性寒冷,不能常饮,如果“合武夷茶泡之,可提其味”,进一步表明了他对武夷茶的重视。

  连横是台湾南部茶文化学家的代表,而他的茶学理论却是台湾茶文化的正宗,这个理论以武夷茶文化为基础,凝聚了他毕生研究的心血。后人为了纪念他对海峡两岸茶文化的贡献,便在其1926年时住过的故居―杭州葛岭路17号玛瑙寺内,建起了“连横纪念馆”,以追思这位功绩卓著的学者。

  今年已101岁高龄的张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养身健体之道就是饮茶。他认为“茶是万病之药”,所以一天也离不开它。

  张天福,1910年8月18日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父亲张绍尧擅长内外科,母亲刘贞清则精于妇产科。1911年,张天福一家三口迁回故土福州,开办了遂生堂西医局。张天福于1916~1922年就读于福州宫巷私立塾本小学,1923~1927年就读于福州格致中学,1928年转学到上海持志中学。

  中学毕业后,张天福面临上什么样的大学这一人生择业的关键一步。作为名医世家的独生子,父母希望他能够继承祖业,攻读医学,成为一名医生。但他想到祖国农业落后、人民缺衣少吃,又看到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行业衰败不堪,就和几个同学决心报考农业学校,为振兴祖国的茶业出力。张天福于1929年先在福建协和大学修完一年的基础课程,旋即于1930年转入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1932年毕业时,张天福获农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张天福回归故里,应福建协和大学校长林景润之聘任,任生物系助教。他除积极参加建立实习农场,为筹办农学院系创造条件外,还大量搜集并研读有关茶叶资料。1934年6月,张天福获福建协和大学资助,东渡日本,并转道台湾省实地考察茶业。1935年,他再次赴台湾考察茶叶生产情况。1935年8月,张天福到福安县创办福建省立福安农业职业学校和福安茶叶改良场,任校长兼场长。1939年,因抗日战争,学校与茶场分别内迁至连城和崇安(现武夷山市)。1940~1942年,张天福在崇安创办福建示范茶厂,任厂长兼苏皖技艺专科学校副教授。1942~1946年,他回到协和大学农学院任副教授、教授,兼该校附属高级农业职业学校校长。1946~1949年,张天福任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农业实验所技正兼崇安茶叶试验场场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张天福先在崇安任福建省人民政府实业厅崇安茶厂厂长,后调到中国茶叶公司任技术科长,1952年调任福建省农业厅茶叶改进处、特产处任茶叶科长、副处长,享受教授级待遇。1957年张天福被错划为“”,1980年 。退休后的1982年,张天福受聘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技术顾问,主持省重点攻关课题的研究。他先后被选为福建省政协第一、第四届委员和第五届常委。他还是《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所列的十大茶叶专家之一,目前是惟一健在者。

  今年已101岁高龄的张天福,依然精力旺盛。他的养身健体之道就是饮茶。他认为“茶是万病之药”,所以一天也离不开它。他极力推崇我们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中国茶文化,也高度评价福建茶叶从唐宋以来对发展中国茶文化所作的重要贡献。张天福说,随着中华茶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在日本形成了“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在新加坡形成了“和、爱、谦、静”的新加坡茶艺;在我国台湾省也有“和、敬、恰、真”的台湾茶艺。但他同时认为,这些都不能完整地体现茶文化的精神,他更主张综合中国茶圣唐朝陆羽《茶经》所提的“茶最益精行俭德之”和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所提的“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提出以“俭、清、和、静”为内涵的中国茶礼。他说:“俭就是勤俭朴素,清就是清正廉明,和就是和衷共济,静就是宁静致远,这种精神就是中华民族从唐宋以来所提倡的高尚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

  正因有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世纪传奇的张天福老人,仍然坚持多年来养成的良好习惯:黎明即起,清茶一杯后晨练“国粹”,再听一段新闻广播或浏览报纸,然后又迈着矫健的步伐投入新一天的各项茶事活动。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其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的管理来体现的。他常教导员工:“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

  李瑞河,1935年12月10日出生于台湾省南投一个植茶世家,祖籍福建漳浦。1953年创立台湾天仁集团,1933年时,赴大陆开拓天福集团,培育了天仁茗茶、天福茗茶两大世界知名品牌,其中,天福茗茶现为两岸首家茶业类股票上市公司。

  天福集团现有天福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天元茶业有限公司茶厂、夹江天福观光茶园、天仁食品厂、天福茶食品厂、安溪天福铁观音茶厂、华安天福铁观音茶厂、天福龙井茶厂、天福普洱茶厂等9家工厂。还拥有两家茶博物院、两个高速公路服务区、一个“唐山过台湾”石雕园,另外,还有全球第一所茶专业高校―天福茶学院。现在的天福集团集茶叶加工、销售、科研、文化、教育、旅游为一体,是目前世界最大的茶业综合企业。2011年9月14日,天福茗茶开始招股,发行新股2.086亿并于9月26日挂牌。截至2011年3月底,公司茶产品的零售门市及专卖点已有1,062家。

  因为出生于茶农世家,李瑞河从小就在茶园劳作。成人后,李家为了生计,弃农从商,举家搬迁到台湾省高雄市开设“铭峰茶庄”。李瑞河子承父业后,以“无年无节、不眠不休”的拼劲拓展基业,曾以一部脚踏车跑遍高雄、台南等地。慢慢地,他以自己的勤劳和诚恳打开了当地市场。1961年11月10日,26岁的李瑞河在台南市西门路开设了第一家“天仁茗茶”,而开店的4万元台币成本中,有一半是妻子的陪嫁。李瑞河背负着无限亲情和责任,发誓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精神去实现创业宏愿。到1990年时,天仁集团在台湾省已经拥有60家连锁店。随着茶叶市场的扩大,天仁茗茶逐渐开拓海外市场,在美国、加拿大、日本和马来西亚等国拥有了50家连锁店。

  在称雄台湾茶叶界、进军海外市场非常成功时,李瑞河一直就梦想着来大陆、来自己的故土走走看看,来家乡发展自己的事业。李瑞河说:“不是我爱台湾太少,而是我爱整个中国更多。”1988年,他第一次踏上了故土福建漳浦县沙西镇西夏寨村,寻根拜祖,表达了浓浓的思根之情。1993年,李瑞河终于在故土福州创办了他在大陆的第一个茶业公司―天福茶业有限公司。接下来,他又建立了1500亩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及茶叶加工厂,并在闽侯上街镇创办了天元茶业有限公司,主要负责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的加工、拼配、包装、出口等业务。他还在老家漳浦的324国道旁购地100亩,创办了天福食品开发有限公司(天福茶庄)。1997年l0月,在天福茶庄的正对面,324国道的另一侧,李瑞河又购地50亩,投资200万美元兴建了天仁食品开发有限公司,立足漳浦的60万亩水果基地,开展水果深加工,生产高档蜜饯,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广开销路。天福、天仁公司的建立极大地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现在盘陀镇的324国道段已今非昔比,天福成为很多漳浦人择业的首选。

  李瑞河经营的天福集团,其品牌理念很大程度上是靠规范化的管理来体现的。他常教导员工:“成功是小优点的积累,失败是小缺点的疏忽”。经营品牌不同于干个体,产品质量和服务品质都需要非常讲究。天福的茶叶全都是当年茶,绝不掺杂旧茶。店内五金筒的陈列、品茗桌的摆设、茶壶嘴的朝向都有一定之规。茶针断了、茶盅边沿有缺口都不能继续使用。同时,李瑞河还非常注重培养员工的个人气质,在茶庄内经常举办“传统文化讲习班”,聘请老师给员工讲授“三字经”和“弟子规”。如今顾客走进天福,随时能看到一张张自然微笑的脸庞,听到“早上好”、“欢迎光临”等礼貌用语。李瑞河认为,茶是最有文化的饮料,也是文明的象征,天福茶店要带领每一位顾客充分体验这种茶文化。

  吴振铎在台事茶数十年,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台茶1~17号等17个茶树新品种。他将满腔赤子情怀,全部投入到了台茶的发展事业。

  吴振铎(1918~2000年),中国茶叶大师,农学家,教授,别号英,生于福安东门双井巷,是地道的福建福安人。

  吴振铎的祖父是清朝秀才,父亲经营果园和茶园,他从小便与家人一道植茶,一生与茶叶结下不解之缘。1936年吴振铎考入当时全国唯一一所高级茶科学校―福建高级茶科学校(系该校首届毕业生),后又就读于福建农学院,主修农艺。1946年时,吴振铎担任福建省立福安高级茶叶职业学校教导主任。

  1947年,吴振铎去台湾度假时,应台湾省农业试验所之聘,担任台湾省农业试验所平镇分所所长,1952年起兼任台湾大学农学院教授。1958年,吴振铎首创了茶园耕作法,进行改良综合示范,奠定了台茶生产之基础。1968年,吴振铎任台湾茶业改良场场长。1982年时,他在台发起成立了中华茶艺协会,并担任一、二届理事长及名誉理事长。吴振铎在台事茶数十年,毕生致力于茶树育种、茶园机械、茶叶制法及评鉴之研究,先后育成台茶1~17号等17个茶树新品种,其中,以其祖母和母亲名字命名的适制乌龙茶之台茶12号(金萱)及台茶13号(翠玉)在台湾省广为种植,被农民尊称为“台茶之宝”,他将满腔赤子情怀,全部投入到了台茶的发展事业。

  从1947年接任平镇试验分所所长至1984年任台湾省茶业改良场首任场长后至研究员退休,吴振铎连续服务于茶业37载,先后在各学术杂志及报纸上发表文章达100篇。他曾多次前往印度尼西亚、韩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参加国际性茶叶学术会议,亦去日本、印度尼西亚、韩国、欧洲多国,以及美国主要城市考察当地茶业的生产及市场消费情形。当时平镇实验所分所以及后来茶业改良场的员工虽不多,但被保送往国内外大学或研究所进修硕士及博士学位者不下十余人,吴振铎在台茶人才的培养方面,可谓不惜余力。

  吴振铎身在台湾却一直心系家乡,他一心想把自己培育出的茶叶新品种带回家乡,造福家乡茶农,但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他迟迟不能如愿。直到1988年,吴振铎才终于回到故乡福安探亲,并访问闽、浙、苏、湘四省,与大陆茶界人士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探亲之行,吴振铎还带回了“金萱”、“翠玉”和“软枝乌龙”等茶叶新品种。现在,这些品种已在大陆几个省区推广种植。在福安当地,这几个品种在松罗、溪柄、甘棠、穆云、范坑、社口、上白石、潭头等乡镇已推广了数千亩。优良的茶树品种,不仅使福安人民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也造福了所有大陆人民。

  1989年9月,吴振铎再次率团回到福建参加闽台茶业学术交流会议。因吴振铎的两次大陆之行,此后海峡两岸的茶业学术交流活动日渐活跃。所以,尽管如今吴振铎已仙逝多年,但两岸茶人都怀念这位为促进闽台两岸茶文化交流而作出贡献的“台茶之父”。

  范增平可说是第一位把茶艺带入中国大陆的使者,多年间,他深入走访大陆18个省市的产茶区及台湾省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

  范增平,生于1950年,为台湾省中华茶文化学会理事长,台湾明新科技大学教授,安徽农业大学茶业系和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教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理事。出版有《台湾茶文化论》、《台湾茶业发展史》、《中华茶艺学》、《生活茶艺馆》、《生活茶叶学》、《喝杯好茶》、《台湾茶人采访录》、《中华茶人采访录》、《台湾茶艺观》等多部著作,并多篇。

  范教授是台湾省新竹县的客家人。以前新竹地区的茶产量占全省的大半,而种茶的人也多是客家人,所以范家虽然没有种茶、卖茶,但生活中处处有茶。多年的耳濡目染,使范增平深受影响。1981年时,他辞去工作,捐出自己的财产,并典卖掉两栋房子,专心致力于和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茶艺活动。

  当时,范增平发现一直蓬勃兴盛的茶艺活动,并没有把茶艺和平、理性的本质,扎根到人们的心中。茶文化在一些商人的炒作下,被商业化、商品化,而茶商品又没有标准化、规范化,于是茶艺活动的繁荣表象,只徒然地炒热了茶叶及其周边商品的价格,让某些唯利是图的人获取暴利,形成只要茶不要道的现象,这种发展令范增平痛心疾首。他认为要有一些更具体、更根本的作为,来改善社会人心,否则社会不可能有和平与友爱。于是在1986年,范增平捐资设立了“良心茶艺馆”,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茶点给大众享用。茶馆内没有价目牌和收银员,只有一个良心箱,来喝茶的人,自己凭良心付费,自由投钱入良心箱。范增平希望以这种自觉的付费方式,来唤醒人们的良心,以缓和社会上猜忌、仇恨和唯利是图的观念,更希望借此来推动“世界良心运动”,来促进世界和平与人类安乐。

  为证明他的茶艺馆不是搞噱头,范增平将300万元台币的积蓄放在银行当准备金,同时下定决心,无论盈亏,“良心茶艺馆”最少要开满三年。起初,茶艺馆的收支不能平衡,范增平只有紧缩自己的开销,但为了宣扬茶艺良心,他发誓再苦也不退缩。令范增平没想到的是,“良心茶艺馆”竟然撑了十年,后来因另有新阶段的任务,才在1994年时结束。

  范增平常感叹自己不是企业家,没有丰沛的财力为茶文化进行实践。于是,他决定从理论和批判中建立规范,继续为茶艺的健康发展奋斗。就这样,范增平将20多年的探索所得,编撰为《茶艺学》、《生活茶叶学》等书,提供教学所需。他还将充满禅、道、儒思想学说的中华茶艺归纳成“三段十八步”操作法去演绎茶艺内涵,这样,理论可以实践,而实践有理论基础。并且,他还自费出版了7册《中华茶人采访录》,为“茶人”这个词下定义,也为当代的中华茶人留下历史记录。另外,他还在各种刊物上定期或不定期地撰写文章,对当前的茶文化现象提出建议。

  范增平可说是第一位把茶艺带入中国大陆的使者,多年间,他深入走访大陆18个省市的产茶区及台湾省的茶园,在北京、天津、上海等20多个城市公开演讲和表演茶艺。范先生通过自己不遗余力的活动,推动了海峡两岸茶文化的普及与发展。

  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张家坤同志的领导下,搭建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与平台,为福建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张家坤,1942年生,福建福州人,196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无线年到福建省电子工业总公司工作,历任企业管理处处长、副总经理,2004年12月当选为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是第九届、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

  张家坤同志自担任福建省委工作以来,一直十分关心福建的农业企业,尤其是茶企业的发展。2008年10月18日,经过各有关方面的长期努力,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福州成立,协会定位是海峡两岸地区有关茶产业、茶文化的法人和自然人自愿结成的非营利性组织,以推动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的繁荣,促进海内外,特别是海峡两岸茶产业及茶文化的合作交流。张家坤当选为第一届协会会长,并作了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在他看来,福建是茶的发祥之地,而茶是福建的吉祥之宝,茶业协会应该成为茶之平台,紧密联系茶农、茶工、茶商、茶人,以及有关的企事业单位和团体,以科技和法律服务为着力点,全面提升品牌、品位、品质等各方面,助推福建增强竞争力和软实力,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作出努力。

  福建是全国产茶大省,全省茶园面积、茶叶总产、单产、品种数量、平均单价、茶叶销售总额、良种数量、良种普及率、特种茶数、品质、发源地茶类、出口总量、出口创汇等十三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合并福建省茶叶学会、茶叶协会、茶文化研究会、茶产业促进会等力量,统筹了原有的专家队伍和技术人才,统一了国内外同行的交流平台,统一了市场推介活动,同时还减轻了企业的负担。

  自协会成立至今,张家坤一直深入省内茶乡各地,通过三个方面全力推动茶产业的发展:

  一是保质量促生产。在国际金融危机和茶叶受灾时组织调研和产销形势分析会;组织企业与外省业界加强交流合作,了解市场行情,交流学习先进技术;牵头制订行业自律公约;参加福建乌龙茶国家标准、福州茉莉花茶标准审定;推动有机茶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推行从种养到加工的庄园式茶园管理。

  二是宣传推广促销售。协助举办了多届海峡两岸茶业博览会;组团参加香港国际茶展、国际茶业大会等一系列省外大型专业展会,并在展会上整体推介福建茶的区域品牌;指导各地举办茶叶评优活动;指导地方和企业申报认定省著名商标和中国驰名商标;此外还举办了一系列茶文化宣传推广活动。这些活动,不仅推动了闽茶和茶企的品牌影响力,同时帮助企业用最低的成本结识了新客户,构建了营销渠道。

  三是紧抱团促交流促联合。积极推进成立茉莉花茶联盟、水仙茶联盟、铁观音同业公会等组织,促进同品种闽茶的交流合作和共同发展;积极推进与协调组织各地市协会和省外闽茶协会之间的交流合作。

  如今,茶已不光是一个产业,更是一种文化。宣传闽茶历史、挖掘弘扬闽茶文化、建设茶企业交流场所、茶文化宣传活动基地,是福建茶业发展的需要。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在张家坤同志的领导下,搭建起了和谐发展的桥梁与平台,为福建经济腾飞作出了贡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蔡教授创办的无我茶会是源于台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为当代茶道思想的重要载体。

  蔡荣章教授生于1948年2月,台湾省高雄人,现为漳州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台湾陆羽茶学研究所所长、陆羽茶艺中心总监,安徽农业大学中华茶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副会长。他是无我茶会创办人,他主编了台湾《茶艺月刊》,出版了《无我茶会》、《现代茶艺》、《无我茶会180条》、《现代茶思想集》、《茶道教室》、《茶学概论》、《茶道基础篇》、《茶道入门三篇》、《说茶之陆羽茶道》等多部著作,是大学教材《中华茶艺》副主编,并多篇。

  蔡教授致力于茶文化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已经有30年,他所创办的陆羽茶艺中心成立于1980年,既是台湾省著名的茶文化传播机构,也是茶艺的培训和考试中心。三十多年来,在台湾省内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专业茶艺师。在蔡教授的学员中,既有中国人,也有日、韩、美等其他国家的民众。在蔡教授构建的茶文化系的课程体系中,艺术、哲学类的课程占了很大的比重,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诗词文学、历史、化学、哲学等基础课程,还要学习中西音乐、绘画、雕塑、美仪、话剧等艺术课程。因为被称之为文化的,内涵必然深厚、知识结构必然多元、修养必然多层。蔡教授认为:“在茶文化中,其实包含了美学、思想、伦理等各方面的内涵,所以在茶文化系就要修习艺术、哲学等方面的课目,因为我们要把学生培养成‘可爱’的人,让他们懂得艺术,会欣赏美,成为一个有文化气质的人,使其在表现茶之文化性时能更具体而有效。”

  对如今身为天福茶学院茶文化系主任的蔡教授来说,构建比较完备、丰富、正确的茶文化思想体系,将天福茶学院的茶文化系打造成世界一流的茶文化科系是他不懈努力的目标,为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天福茶学院的工作中。许多台湾省内的茶艺事物他都放下了,蔡教授把人生的重心,全都转向了茶学院的工作。他风趣地套用孙中山先生的话说:“孙中山先生是非革命的事不做,而我是非茶文化的事不做”。

  蔡教授还把他多年来对茶文化实践和追求的思考,总结写进了《现代茶思想集》,他的茶道思想和观念,深刻地影响了台湾社会。他对中国茶文化的一些概念,比如茶艺和茶道的划分、茶与花的冥想、茶味和茶香的表达等,都进行了很有意义的探求和阐述。我们从中可以欣赏到,在台湾时空下所形成的茶文化理念的独特魅力。如何表现茶最好的特质呢?蔡教授认为,只有严谨的茶道才是茶道艺术的出路。

  另外,蔡教授创办的无我茶会是源于台湾的一种新茶道形式,也是源生于中国本土的新茶道文化,为当代茶道思想的重要载体。它自1990年5月开创以来,已成为世界主要喝茶地区通行的茶会形式,目前正在各地爱茶人群中流行开来,其人数也从首次的60人发展到几百人甚至上千人参加,影响日益深远。蔡教授表示:“‘无我’其实是个佛学概念,所谓‘无我’是指世界上本无物质性的实体存在,人本身无常恒的主体,万物也无常恒的自体。因此,人类的一切妄想都是无意的,消灭这些妄想就能达到清静的境界。‘无我茶会’正是试图通过茶,通过‘为别人泡茶,别人为你泡茶’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形式,使人们步入‘清静’的境地。”

  泽道法师在武夷山的丹山碧水中,一直坚持以茶会友、以茶论道,以禅文化为线索,链接以儒、释、道为代表的国学文化,并通过多种形式,加深海峡两岸对茶的交流。

  泽道法师,法号慧华,号圆定,1960年出生于福建建阳市一个佛化的家庭,13岁即皈依佛门。为找寻人生的另一种答案,他在1980年高中毕业后毅然剃度出家。为了领悟更深的佛理,同年12月,他到中国佛学院苏州灵岩山分院学习,毕业后常住苏州灵岩山寺,并担任副寺。

  在苏州灵岩山寺期间,泽道法师四方参学,遍访名山大川,当见到武夷千年古刹―天心永乐禅寺满目疮痍、破败不堪时,他深感痛心。为报佛恩,他开始重修古寺,天心永乐禅寺被彻底整修一新,而武夷佛教至此也更上一个台阶。

  其实AG8九游会,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是名茶大红袍的祖庭、中国乌龙茶的诞生地、功夫茶的发源地,以及台湾名茶冻顶乌龙的故乡。武夷山自古以来,由于高僧辈出、禅风和悦、茶韵幽远,被称为“茶禅一味”之典范。在这里,儒家的正气、道家的清气、佛家的和气与茶家的雅气,共同谱写了以“正、清、和、雅”为核心理念的武夷山禅茶文化,可以说,武夷山禅茶文化是两岸血脉相连的重要见证。

  多年来,泽道法师一直致力于推广武夷山的禅茶文化,他发起创立了武夷山国际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禅茶论坛并亲任研究会会长,同时,聘请张天福任名誉会长,骆少君任高级顾问,聘请吴甲选、楼宇烈、方立天等学者专家任顾问。为了传播禅茶文化,2007年9月19~21日,武夷山天心永乐禅寺联合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台湾禅茶道文化基金会、福建电视台经济生活频道、武夷山景区管委会等各界机构,携手举办了首届武夷山国际禅茶(大红袍)文化节,海内外佛教界、茶学界、文化界、传媒界共1000多人出席盛会,两岸四地500位高僧为天心禅寺开光加持,举行祭茶祈福会,有60多家媒体莅临报道,盛况空前。

  茶,作为物种,经历了由野生到种植,再到选优繁育的过程。茶叶的制作也是与时俱进,逐步发展的。人类的用茶,经历了“食用”、“药用”、“饮用”这三个阶段。在西汉中期的四川成都一带,人们已经开始将茶当做饮料了。而魏晋南北朝时期,茶更深入更广泛地进入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地域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南地区,在史料中对茶的记载也开始逐渐增多。由于特殊的历史条件,茶在这一时期开始与道家、儒家的思想发生联系,茶作为一种精神文化现象开始萌芽。茶引起人们的兴趣,除了解渴、提神的原始功能,首先在于它的味美。要想获得这种美味,只采饮天然的茶不远远不够,还需要选择茶叶的品种,对茶的种植、采摘、制备、冲泡等都有特殊的要求。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唐朝,物质基础与精神文明都达到了新的高峰,使人们能够超出日常生活必需之外,去追求能给自身以更大精神享受的生活方式,饮茶便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民俗并开始形成茶文化。被誉为“茶圣”的唐人陆羽着有《茶经》一书,是对当时唐代以及唐代以前有关茶事与茶文化的全面总结。陆羽不仅系统地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茶叶产制烹饮技艺,而且提出了“精行俭德”的茶道、茶德和茶人精神。成为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

  宋代是我国茶文化深入发展的时期。由于官僚贵族的倡导示范、文人僧道的推广传播、市井阶层的广泛参与,茶叶在物资领域的地位几乎可以比肩柴米,饮茶在精神文化领域也成为了一种流行时尚。这一时期,点茶、斗茶、分茶等与茶有关的记载层出不穷。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游牧文明对中原文化产生了巨大冲击,中国茶文化呈现多元化的发展。饮茶方式由宋代的繁琐走向简约。明清时期,散叶茶得到了大力推广,名优茶的品种也大量增加,饮茶技艺也随之出现了多样化的特点。全国各类茶馆林立,茶书、茶诗、茶画众多,并开始成为西方与中国贸易的主要物产。

  几千年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积累,使绚丽多彩的华夏文明奇妙地融化在茶香清泉之中。饮茶风尚同样溶入了现代人的生活,演变成为一种品茗的艺术程式。茶艺表演是在茶艺和茶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通过各种茶叶冲泡技艺的形象演示,科学地、生活化地、艺术地展示泡饮过程,使人们在精心营造的优雅环境和氛围中,得到美好的精神享受,陶冶情操。从唐宋的文士茶艺、宫廷茶艺、宗教茶艺发展起步,直到20世纪70年代,现代的“茶艺”概念率先在台湾被提出,茶艺表演事业随之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艺馆和茶文化盛会为茶艺表演提供了平台。茶艺表演是一门集音乐、舞蹈、人文精神于一体,适合在室内或舞台表演的茶叶冲泡艺术。它正承担起普及茶文化的时代责任,引导人们去重新品味古人早已参透但在近百年逐渐被淡忘的中国茶文化的精髓。

  我国茶叶种类众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AG8九游会、各民族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茶风俗,与之相应地,茶艺表演的种类也呈现百花齐放。按照茶艺表演的形式,可分为三种:一种是在演出场所由专业人员表演,这一类表演往往强调以艺为主,突出茶艺的欣赏功能;第二种表演多见于茶馆、茶室等场所,表演者和欣赏者多为茶界人士或饮茶爱好者。他们会最大限度地体现某一类茶叶的品质特性,遵循茶理茶性,有主题有针对性地设计茶艺程式。使表演者和欣赏者都能从中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第三种则发生在普通百姓当中,将品茶和泡茶技巧融合在一起,自娱自乐。而按照茶艺表演的程式,则可大致分为备器、煎水、赏茶、洁具、置茶、泡茶、奉茶、饮茶这几个基本步骤。不光展现制茶、泡茶、饮茶的技艺,更重要的是贯穿在整个茶艺表演始终的中国茶道精神。除此之外,茶艺表演还日益成为一种人际交流、建立友谊、沟通情感的纽带,甚至是一种社会和谐的润滑剂。以茶会友,其适用范围更加广泛。在欣赏茶艺表演的同时,达到精神上的共鸣。

  笔者有幸在中国茶博看到韩国著名画家闵庚灿绘制的国画《松竹梅》,画面松柏苍翠、墨梅横斜,下方是一片茂密的茶园。中国自古把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可这里画家却将茶与松、梅并提,可见在画家看来茶的品格与松、梅一样高尚。笔者作为一线中职教育者,不禁深思,若能让中职学生这群特殊的孩子也拥有茶一样的高尚品质,定能使学生受益一生。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在神农时期就被发现,在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此“嘉木”也在经历着多样的变化。茶最初被人们作为药物使用,后来又逐渐被推为食材,之后茶又成为一种健康的饮品。

  按照文化学的研究,文化可分为技术和价值两个体系。因此,茶文化是指整个茶叶发展历程中有关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所以茶文化组成体系应该包括茶学,茶道,茶情,这三个层面。

  这里的茶学是建立在狭义的层面上。在《茶叶》刊物中,很多茶界的权威和茶人都认为“茶学”是一门关于茶叶的源与流的学科。笔者觉得茶道是通过泡茶艺术(茶艺)这种方式,给心灵创造安静的氛围,用自己的心去领悟不可言说的个中滋味和人生哲理。

  一方面,在2007年l2月国家商务部公布的《茶馆业企业经营规范》中指出,茶艺师与从业人员的比例分别不低千1:3、1:5、1:7。另一方面,懂茶悟道茶艺师的需求越来越多。但目前大专院校中,把茶文化作为专业很是罕见,使得高素质的茶艺师实在难找。所以即知茶艺又懂悟道的茶艺师必将成为近来较为紧缺的“宠儿”。因此在各不同专业的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使他们在接受系统的本专业学习的同时,也学到茶文化,既能掌握本专业,又能在茶文化的熏陶下取得茶艺师资格。

  (1)茶文化有助于中职学生增长文化知识,从而树立信心,让精神不再空虚。茶的故乡是中国,茶的起源、发展、传播经历了几千年。所以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但能让他们学习到茶起源、发展、传播的过程,而且能弥补他们的最为缺少的史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茶文化对他们每个人来说起点是一样的,这就等于给了很多放纵自我的孩子再一次站起来的机会,让每一个自信心不足的或丧失自信心的孩子在茶文化里再树立信心,并把这份自信心带到生活中,也能让那些早已把本专业知识学的得心应手的孩子找到精神的寄托,让他们课余不再精神空虚。

  中职学校的学生往往价值观和人生观模糊,因此思想道德上的问题比较严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再者,中职学生对“个性”往往曲解。很多学生认为“个性”是对传统的一味反叛,或是对纪律的就是个性。

  最后,自我为中心,在行为上缺乏理智和规范,往往为求利益,不计手段;在内心里不懂感恩,只知道一味的索取。

  茶文化可以帮助他们。一方面,茶文化的核心是茶道。近年来,很多茶人、学者都将茶道的思想内涵总结为“和、静、怡、真。也许每个人对这四个字有不同的理解,笔者看来“和”是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融入了儒、佛、道三家的精髓。儒家的中庸之道蕴含在“酸甜苦涩调太和,掌握迟速量适中”的茶艺过程中;行俭之德藏在“朴实古雅去虚华,宁静致远隐沉毅”的心态上;明伦之礼体现在“奉茶为礼尊长者,备茶浓意表浓情的待客之道上,谦和之礼就在“饮罢佳茗方知深,赞叹此乃草中英”的“吃”茶过程中(《茶道茶经》)。这些可以修正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另一方面,文化是需要传承的,相信在中职学生中引入茶文化教育,不仅可以把茶文化的接力棒传递到下一代手中,而且还能唤醒他们的爱国主义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