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8九游会一定要知道的关于茶叶的106个小知识②

2024-02-17

  AG8九游会。陆羽(733―-804年)字鸿渐,唐代竟陵(今湖北天门)人。他是个弃婴,由智积禅师抚养,做小和尚,他不愿学佛而喜茶。因安史之乱,陆羽流落湖州,隐居苕溪。数十年中,他深入茶区,考察茶事,躬身实践,总结经验,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定稿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学专著《茶经》。这部专著的问世,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和茶文化传播,因而陆羽被世人称为“茶圣”

  我国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茶类有不同的烹饮方法。大体说来,唐代以前,多为粗放煎饮,即将茶叶和姜、盐等混在一起煮,“浑而食之”,叫“茗粥”,也叫“羹饮”。到了唐代,重视饼茶AG8九游会,饮用时,先将茶饼烤炙、碾末,然后用水烹煮,称作“煮茶”或“煎茶”。宋代仍重饼茶,饮用时也是先研茶末,将茶末放在茶盏之中,先加少量水“调膏”,再逐步加沸水并用茶筅击打出泡沫,这种方法叫“点茶”。明代以后主要饮用散茶,饮茶的方法也改为泡饮,即将茶叶置于茶碗或茶壶之中,直接用沸水冲泡AG8九游会。这种方法也叫“撮泡”。泡饮之法,一直沿用到现在。

  我国制造绿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以前。唐代陆羽《茶经》中所说的饼茶,实际上就是古老的蒸青绿茶。绿茶(右上图)的加工工艺由晒青到蒸青、炒青、烘青,至创制出片、末、针AG8九游会、眉、螺、珠等形状不同的优质名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红茶加工技术源于我国,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据现有文献记载,“红茶”一词最早见于明代刘基的《多能鄙事》一书(15~16世纪)。福建省崇安县(今武夷山市)桐木关首创小种红茶,是历史上最早的一种红茶,因此,崇安县被称为红茶的发源地。1610年,福建崇安产的正山小种红茶首次从海上运往荷兰,然后相继运送至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

  我国古书中就有不少有关白茶的记载,如宋人宋子安的《东溪试茶录》记有:“白叶茶…茶叶如纸,民间以为茶瑞,取其第一者为斗茶。”但这只是茶树品种的白茶,而不是加工方法的白茶。后来所谓的白茶是品种与制法相结合的产物。1795年,福建福鼎茶农采摘福鼎大白毫的茶芽,加工成针形茶。1875年,福建发现茶叶茸毛特多的茶树品种,如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1885年起,就用大白茶的嫩芽加工成“白毫银针”。1922年起开始以一芽二叶的嫩梢加工成“白牡丹”。

  “黑茶”一词最早出现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的《明史·食货志》中:“......以商茶低劣,悉征黑茶。地产有限,乃第茶为上中二品,印烙篦上,书商名而考之。每十斤蒸晒一篾,送至茶司,官商对分,官茶易马,商茶给卖。”此时的安化黑茶已经闻名全国,并由“私茶”逐步演变为“官茶”,用以易马。

  乌龙茶,又称青茶。乌龙茶创制于1725年前后(清雍正年间),福建《安溪县志》记载,安溪人于清雍正三年首先发明乌龙茶做法,以后传入闽北、广东和台湾。另据史料考证,1862年福州即设有经营乌龙茶的茶栈。1866年台湾乌龙茶开始外销。

  历史上最早记载的黄茶指的是茶树品种特征,即茶树生长的芽叶自然显露黄色。唐朝享有盛名的安徽寿州黄茶和作为贡茶的四川蒙顶黄芽,都因芽叶自然发黄而得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